您的位置 首页 > 乡村振兴

“公途创想”项目聚焦山区学生交通难题,助力乡村教育振兴

  “公途创想”团队由西南财大天府学院5名学生组成,以及强薇、田竹两位社工老师指导,另有社工、教育、公共交通领域共5名专家提供了咨询支持。该项目依托了学校本…

  “公途创想”团队由西南财大天府学院5名学生组成,以及强薇、田竹两位社工老师指导,另有社工、教育、公共交通领域共5名专家提供了咨询支持。该项目依托了学校本科社会工作专业资源,确保了项目的专业性和科学性。

  为精准破解山区学生通学困境,“公途创想”团队启动了“山区学生交通问题研究”项目。该项目聚焦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、上罗镇等在读学生及类似山区学生,通过入户访谈、实地勘察等方式,全面掌握当地学生通学现状,并且以专业的社工服务为支撑,联动多方资源来破解山区学生“上学路”难题,响应了国家乡村振兴与教育公平战略号召。

  据教育部《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达1.59亿人,但是农村山区学生平均通学距离超5公里,部分学生每日往返耗时数小时。以宜宾市为例,2022年基础教育阶段(0-14岁)人口达85.94万人,南溪区仍有203名偏远学生面临通学交通困难;珙县13个乡镇中7个存在突出问题,受影响学生超2000人。

  为此,团队在2025年8月深入农户,了解山区学生通学的真实情况。调研过程中,团队成员走进珙县多个村落,与学生、家长面对面交流。在罗渡苗族乡的农户家中,团队成员详细记录学生每日通学的路线、耗时、交通成本及安全隐患等情况(如图1、图2、图3、图4所示)。通过实际调研数据显示,26名受访学生中20人通学路程超5公里,6人单程耗时超2小时,50%学生每月通学费用超300元。

  图1 团队实地调研中

  图2 团队实地调研中

  图3 团队实地调研中

  图4 团队实地调研中

  除了入户访谈,团队还对当地交通设施进行了实地勘察。在珙县上罗镇,团队看到了当地的摆渡车(如图5所示),这辆标注“车费2元”的摆渡车,是周边居民及学生出行的重要工具之一,但受限于运力和班次,仍无法完全满足学生通学需求。在庄稼村,团队找到了乡村客运招呼牌(如图6所示),该招呼牌显示了班线客运的运行线路和服务时间,为团队了解当地公共交通布局提供了直观参考。同时,上罗镇交通安全检查劝导站(如图7所示)的设置,也体现了当地对交通出行安全的重视,这为团队后续关注学生通学安全提供了切入点。

  图5 珙县上罗镇摆渡车

  图6 庄稼村乡村客运招呼牌

  图7 上罗镇交通安全检查劝导站

  “公途创想”团队的实地调研获取的大量一手数据,将为后续项目推进提供坚实支撑。团队将基于这些数据,结合专业社工服务,联动政府、学校、社会等多方资源,探索智慧通学线路模式,搭建数字化帮扶平台,整合交通补助、安全指导、心理关怀等服务,力争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山区教育交通帮扶体系,让山区孩子的上学路更安全、更便捷,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
  攥稿人:张茹莹

  摄影者:陈杰

  审核人:陈杰

  日期:9月5日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16-16012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