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中国医疗

健康贵州系列报道之三十五

    心系百姓健康——三位医生代表委员的关切

  他们是身穿白大褂、救死扶伤的医生;他们也是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,积极建言献策的代表委员。  医生这一职…

  

  心系百姓健康——三位医生代表委员的关切

 

  他们是身穿白大褂、救死扶伤的医生;他们也是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,积极建言献策的代表委员。

  医生这一职业,让我省3位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三句话不离本行,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、弘扬中医药文化、 稳定基层医疗人才倾注更多关注。
 

  (全国人大代表、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查艳)

 

  构建分级诊疗模式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
 

  “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一项重要抓手,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技术?”全国人大代表、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查艳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有着更多的关注。

  “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诊疗,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,实现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。”查艳介绍,如危急重症患者在上一级医疗机构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,下一级医疗机构应“兜得住”后续的康复和治疗,这既是全面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,也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一环。

  她建议,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整体提升。

  查艳表示,过去一年,贵州卫生健康事业收获颇丰。尤其是高层次引进顶尖资源,贵州累计获批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,数量全国第五、西部第一,目前全部开诊运行。

  2024年初,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全国1500多家三级公立医院(西医类)2022年绩效考核结果,贵州省绩效考核总得分排全国第15位,较2020年上升10位;贵州省人民医院、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家综合医院都分别获得54名、58名、78名等级A+。

  “考核结果彰显了贵州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成果。通过‘国家队’积极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作用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,对贵州省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。”查艳说。

  龙里县是贵州省人民医院5G+远程诊断的首个签约落地县。一个摄像头、一个移动终端设备、一套数字化系统,通过网络传输,打破了地域限制,省医医生通过5G+远程诊断平台对龙里县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教学查房、远程带教、远程会诊等,搭建了实际的“床边示范应用现场”,帮助基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,也缓解了省级医院医疗资源的压力。经过实践,龙里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连年增长,在信息化建设、远程医疗方面打造全省示范。

  查艳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基层医疗机构搭建起这样的远程诊断平台,快速将分级诊疗体系延伸至每个县乡村,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。
 

  (全国人大代表、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、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杨硕(右)为患者进行中医治疗)

 

  弘扬中医药文化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
 

  “我重点关注了县域医共体建设、中医药文化传承、针灸临床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内容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、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杨硕表示,中医药文化传承任重道远,于此,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至关重要。

  杨硕告诉记者,从医25年来,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还不够,中医药的服务性、普惠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。“大部分群众生病后依然依赖西医的诊疗手段,中医日常诊疗技术、保健方法未能得到很好的普及,中医在防治未病和慢病方面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。”

  杨硕谈道,中医药文化发展只有真正落实到服务群众,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上,才能更加彰显中医药文化价值。只是,提升中医药服务群众能力需要精准施策,对症下药。

  他建议从国家层面构建预防保健、疾病治疗和康复护理一体化的中医药服务体系,更好指导地方提供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,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。各地方结合自身区域病症、职业病症等情况,差异化制定中医药诊疗普及方案,提高地方防未病、治慢病的能力。

  今年全国两会,他还提出了积极探索创新中医药文化普及方式的建议,希望有关部门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等平台,拍摄内容详实、形式新颖、寓教于乐的中医药文化科普视频。
 

  (全国政协委员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)

 

  优化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 稳定基层医疗人才
 

  “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我意识到,强化基层医疗、留住人才是关键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于2022年5月到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任院长,开展“组团式”医疗帮扶工作以来,为三都县人民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,为基层医院培养并留住“好医生”,一直是他的工作目标。

  如何让更多医疗卫生人才自愿留在基层、服务一方百姓,尤其是进一步优化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,成为傅小云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关注重点。

  “遵义医科大学近两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招生人数,每年下降50人左右。三都县人民医院从2010年开始接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,但服务期满后仅留下2人。”

  傅小云表示,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推进,他对基层医疗情况有了更多了解,基于对贵州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调研,他发现目前仍存在基层乡镇卫生院定向生服务期满后,流失严重;“一人多岗、一岗多人”的现象普遍存在,导致定向毕业生工作精力分散,不能较好地开展全科诊疗工作;成就感低、归属感不强等问题。

  傅小云认为,基层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定向生稳定“流入”,才能满足基层医疗服务的需求。为稳定基层医疗人才,做到优质资源下沉,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还必须常抓不懈,持之以恒,不能弱化。

  他建议,对于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者可保研或考研,或者六年服务期满后,若还继续在当地服务,在考研时可给予考研加分,学习结束后按照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到县级医疗机构工作。卫健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动,对于在校学习期间愿意转为定向生的给予政策上支持。

  建议符合夫妻两人都为5+3定向生情况,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,可调至同一县份继续服务,这样可为留住人才创造条件。同时,政府增加对定向生投入,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,进一步深化执行国家对基层定向生薪酬待遇提升的政策,提高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,为基层留住医疗人才。

  此外,为夯实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次中心建设,还可进一步推进预防、影像、检验、麻醉、管理等面向乡镇卫生院的订单定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。(健康贵州)
 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18-12727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